查看原文
其他

有书真好啊!【294】《那不勒斯四部曲》

星夜长街 星夜长街
2024-10-29

294.[意]埃莱娜·费兰特《那不勒斯四部曲》

1.《我的天才女友》豆瓣榜单No.141

2.《新名字的故事》豆瓣榜单No.23

3.《离开的,留下的》豆瓣榜单No.98

4.《失踪的孩子》豆瓣榜单No.22

(每周依序更新榜单书评1篇)


“那不勒斯四部曲”可以说是当代最神秘的畅销书,描述了两位意大利女性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经历。四本书都位列豆瓣阅读250。


星星2022年11月读完第1本,今年3月读完第2本,4月读完第3本,6月读完第4本。曾写过两篇与书关系不大的书评。


《我的天才女友》的书名翻译

意大利语方言分布地图


按照写作顺序,应当轮到“四部曲”中的第四部,接着是第二部。就此,谈下阅读整个系列的四点体会。


匿名的作家


作者埃莱娜·费兰特是一位匿名作家。目前未对外界公开个人身份,甚至性别都是未知。


很多人费尽心思探究作者的真实状况,也有人特别是书迷反对刨根问底。


如果认真投入地读完这四本书,相信你也会理解作者的想法。作者肯定是和书中的角色原型有着强烈的羁绊。那些情感太炽热,故事太传奇,心理太深幽。


而将这些形成文字,需要太大的勇气,乃至于情愿在真实的世界彻底消失。


在“四部曲”的开头和结尾,作者都用了大段的内心独白,讲述了她的纠结和迷惑。星星作为读者,非常认同作者的决定。


费兰特曾通过匿名方式表示,她不是在隐藏写作,而是写作隐藏了她。她对自由创作的需求高于一切,因此她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持独立的空间感,不惜放弃一切在前台抛头露面的机会,隐入幕后。


这种做法,实际上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创作的自由。正如美国作家拉希莉在致费兰特的公开信中所写:


“您是一个能够只通过您的文字与世界沟通的作家,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。如果我有同样的勇气,我也想用同样的方式去从事我的文学事业。”



别样的地域


顾名思义,故事主要发生在那不勒斯。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,以其丰富的历史、文化、艺术和美食而著称。


意大利虽然是文明古国,但直到1870年才完成统一,形成以佛罗伦萨方言为基础的标准现代意大利语。


长期分裂的状况,造成了“散装意大利”的状况。那不勒斯位于意大利南部,经济发展落后于北方都市区(都灵和米兰),政治上受制于中部(罗马)、文化上被佛罗伦萨压制,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。


那不勒斯方言者基本和标准意大利语无法交流。当地居民的开放和吵闹的性格、格外尊重家族的传统,也和意大利整体有些格格不入。


打个便于理解的比方,这种语言和文化的隔膜,有些类似春秋初期中原诸侯看待楚国的感觉,或者所谓“闽南族群”和“外省族群”在台湾岛内的状况。那不勒斯,就是意大利的“南蛮”或“高雄”。


本书主角之一莱农生于那不勒斯,从小说那不勒斯方言。后来她去比萨上学,在佛罗伦萨成家。这时候又需要说托斯卡纳方言。


书中多次在字里行间显露出语言差异背后的文化特质。比萨人有礼貌但客套,那不勒斯人呱噪但热情。


主角从那不勒斯到比萨求学的经历,因而也有了某种象征意义:从海滨乡野来到了现代都市,伴随着语言的变化,人物迅速成长。


一旦回到那不勒斯,听到儿时话语,她又陷入了莫名的烦恼,并与依旧说着方言的好友莉拉渐行渐远。



复杂的友谊


故事开始于二战结束,结束于21世纪初,绵延将近半个世纪。


书里面有两个角色,一个是作者莱农,一个是儿时好友莉拉。两人基本同龄,四本书分别是两人的少年、青年、中年、初老阶段。


两人生活在那不勒斯的同一个街区。这里贫困落后,破败不堪,充满暴力和压榨,特别是女性几乎一直被视为泄欲目标、生育工具、家暴对象。


莱农没有特别过人的天赋,但勤奋刻苦,从表面看她的性格温顺乖巧,但却不断地打破着常规,最后移居北方,进入上流社会。


莉拉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,满腹才华几乎都来源于自学,她光芒四射同时锋芒毕露,但却从未走出那不勒斯,被世俗生活所围困。


两人之间的友谊,格外细腻、敏感,既包括爱和同情,也包括恨和嫉妒。这些展现出人性的复杂,更加令人动容。


作为街区里弱势中的弱势——既是男权主导下的女性,也是脆弱的小孩,同时作为早熟而聪明的孩子,她们很早就开始有自我意识,开始进行自主思考。


两个弱小的女孩站在一起,那种脆弱又坚固的特殊情谊一直存在。两人都把对方当成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,所以她们会相互猜疑,也会惺惺相惜。


因为匿名写作的关系,小说非常大胆,有些情节(例如出轨)沉浸于肉欲和世俗。作者将女性的欲望、情感和日常生活描写得非常细致,指向生活实质和内心潜意识的层面。


某些读者对此表示反感和厌恶,其实这或许也是因为揭露了我们内心那些隐秘的愿望?或许是因为嫉妒书中的角色,可以肆意地满足自己的愿望?在此不多展开。


今年热播的台剧《不够善良的我们》,也是两个女孩的故事,但与“那不勒斯四部曲”相比,明显气度和深度上都差了许多。


通过莱农和莉拉的经历,“四部曲”描绘了女性的成长史,涉及友谊、求学、恋爱、婚姻、生育等重要议题,深刻反映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和困境。


最后,莉拉将自己的存在彻底抹去,不留下任何痕迹彻底失踪。莱农将她们一生的故事写下来,让莉拉不至于真正消失。至此,这段持续了50 多年的友情划上了令人无法平静的句号。



贴切的翻译


这本书的译者是四川外国语大学的陈英老师。星星很喜欢她的翻译,流畅自然,格外贴切。简单举两个例子:


第一个例子:


第一部的意大利语书名叫《L'amica geniale》,逐词转译为“那个/朋友/天才的”,调整语序为“那个天才的朋友”。为什么陈英老师翻译为《我的天才女友》呢?


原来,在意语中有一个词性的概念。名词分为两种,即阴性和阳性。书名里的“amica”是阴性,因此是指“女性朋友”。与之相对应的还有“amico”,代表“男性朋友”。


作为现代人,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思考,恰恰是这些年来过于宣扬爱情的重要性,导致“女友”这个词逐渐狭义化,更多指代“恋爱中的女性伴侣”,反而渐渐失去了“女性朋友”本来的应有之义。


陈英老师的书名翻译,不但没有顺着狭义的方向自我束缚,而是跳脱出性别的刻板印象,回归到了女性成长友谊的本质。这是星星觉得书名翻译得很好的地方。


第二个例子:


初次阅读第三部时,唯一的不解之处,就是书中有个男性角色说“我是个飘飘。”当时一头问号脸。


查了一下才知道,原来“飘飘”是川渝地区对“同性恋”的称呼,译者陈英老师似乎是川渝人,她借用了这个方言词汇,也是蛮有趣的。


因为在那个场景里,人物使用的是那不勒斯方言,和作为标准意大利语基础的佛罗伦萨方言很不一样。


思来想去,觉得这个翻译很妙。


星星觉得,陈英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灵魂知己,是作者的“天才女友”。她理解作者的隐身,也表示过作为译者也要“隐身”。


陈英老师曾多次在接受采访和公开讲座时表示,译文有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不能过度引起读者注意,注意到译者就是一种失败。


好的译者要藏在译文背后尽量诱发读者对原作的阅读欲望,同时切忌不能带入太多自我,否则会很痛苦,译文风格也趋于单一。


在陈英老师看来,翻译本质上是工匠,首要是工艺,而非情绪。所以,应该精益求精,但不能过多创造。


陈英老师在“工艺”下了很多功夫,包括在注释中对意大利历史、文化、城市和人文知识背景进行了普及,也成了读者在文本之外理解作品的桥梁。感谢陈英老师!


总之,“那不勒斯四部曲”是一次漫长、满意、丰富的阅读体验。将来如果有机会到意大利那不勒斯,一定会重读这四本书。
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星夜长街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